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要闻 > 正文

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发布日期:2022-06-28    作者:教科文卫委

6月13日至27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艳琼带队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开展调研,期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寅燕参加调研。

微信图片_20220628164919_副本.jpg

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炎方乡、白水镇,西平街道、龙华街道,就民族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传统美食、传统医药进行调研,重点调研了彝族叠脚舞、苗族芦笙舞、女人节民族传统习俗、雨今刺绣、苗族民间纺织、剪纸、青瓦烧制民间工艺技术、沾益小粑粑、清真米糕、白水酸菜传统食品及柳家接骨术传统医药等非遗保护传承情况。

微信图片_20220628164932_副本.jpg

在6月27日召开的座谈会上,调研组听取了区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贯彻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情况汇报,就如何加强非遗分类保护、宣传推广、合理利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调研组认为:沾益历史悠久、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蕴藏丰厚,具有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保护、继承、弘扬沾益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对于促进沾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针对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存在认识不高、宣传力度不够、文化挖掘不深、保护传承及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队伍建设力量薄弱、缺乏营销和创新人才、推广及开发利用面窄等问题,调研组要求: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加做好非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沾益区各民族历史上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面临部分失传的危险,有效抢救和保护非遗资源,是当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让非遗焕发鲜活的生命力。组织开展非遗项目展示、展演、宣传和推介活动,运用社区、生活文化设施、文化活动等激活公众对文化遗产民族记忆和情感共鸣,将一些地方特色浓郁、学生喜闻乐见的非遗项目引入校园、建立非遗传习馆(传习所)等普及非遗保护及传承知识。三是要加强管理保护,筑牢非遗生存的良好环境。常态化、规范化开展非遗资源调查工作,及时掌握各地非遗的动态变化,加大对现有的非遗保护工作人员和代表性传承人培训、进修、研修力度,深入挖掘非遗文化的历史底蕴和精神内涵,建立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定非遗保护和管理制度。四是要加强创新开发,让非遗融入现代文化产业的进程。区人民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打造沾益区非遗品牌,引进企业开发非遗产品,引导非遗传承人利用网络平台销售非遗产品,构建在信息化环境下非遗创新性开发体系,将非遗保护与巩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相结合,共同推动沾益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事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