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法律监督
助推脱贫攻坚
坚持法律监督 助推脱贫攻坚
——沾益区人大常委会“四举措”狠抓脱贫攻坚工作
沾益区人大始终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要求,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重大发展议题、重大民生问题来抓,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开展监督检查,进一步精准聚焦贫困对象,协调扶贫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深入贫困村、贫困户精准发力。
一、狠抓组织领导,突出责任落实。按照区级领导承包乡镇(街道)和包保贫困村“双包责任制”要求,紧盯年度减贫目标任务,全面强化责任、政策、工作“三个落实”,成立了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带领人大机关干部多次深入到播乐乡鸭团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调研村情民意,排查问题短板,对标对表逐户分析问题根源,精准提出发展思路,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确保2020年贫困村出列。同时,多次在人大机关干部职工会议上安排部署扶贫工作,要求包保领导要深入到包保村认真落实,严格按照村八条的标准逐条研究,补齐短板,帮助解决贫困村脱贫任务。要求干部职工紧盯贫困户脱贫标准,熟悉贫困户信息,帮助制定脱贫计划,研究发展思路,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二、狠抓监督检查,突出履职到位。沾益区人大在每年工作要点中都将脱贫攻坚工作检查列为重要工作内容。2019年检查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三项审议意见:一是要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完成脱贫目标。要持续巩固已脱贫的1个贫困乡,35个贫困村,贫困户4500户17167人的脱贫成效。紧盯8个贫困村出列、819户2579人脱贫,按照户、村脱贫退出标准,制定详实路线图和时间表,完善脱贫规划和帮扶措施,确保脱贫实效。二是要进一步聚焦脱贫政策,实现精准脱贫。首先要补齐脱贫短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严格对照户脱贫、村出列退出标准,精准查找不足,扎实开展“户户清”行动,对标对表逐户查缺补漏,坚决杜绝错退现象;其次要强化精准管理,不断完善建档立卡信息、痕迹档案资料,严格落实动态管理,提高识别精准度和帮扶精准度,全面核查系统数据信息,提高数据质量,确保数据信息全面、真实、准确;最后要激发内生动力,提高脱贫质量,持续开展“四个示范村(社区)” 、“五面红旗村”、“五星示范户”、“五星绿币爱心超市”创建等工作,强化正向激励和负面惩戒,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引导群众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勤劳致富。三是要进一步严格督查考核,严肃脱贫纪律。今年计划在6月份开展检查,助推精准脱贫。
三、狠抓驻村帮扶,突出扶贫实效。区人大领导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将委室主任派到所挂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一是理清发展思路,改善人居环境。2019年为解决村庄道路“脏乱差”的问题,制定了人居环境整治村庄规划,将“四堆”变“三园”、拆“两房”、 “两污”治理、户厕改造、示范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深入开展,实现了“村容村貌干净整治、村内无残垣断壁、物件柴草码放整齐、垃圾清理干净、村庄卫生干净、贫困户屋内达到一分五净一规范”的要求。二是协调项目资金,补齐脱贫短板。协调资金19万元硬化被卡村内道路1400米,解决群众思想矛盾和社会治理问题;协调资金23万元硬化大偏山村内道路800余米,解决大偏山村民小组出行难、“脏乱差”问题;协调移民局项目资金90万元建黄牛养殖场,解决集体经济收入难、带动贫困户脱贫难问题。三是团结干部职工,共同精准发力。驻村干部严格纪律要求,认真落实驻村工作,其他挂包干部每月到贫困户家中走访一次,“一对一”帮助贫困户查问题、想办法、谋思路、抓发展助力贫困户脱贫,助推贫困村脱贫出列。
四、狠抓干部思想,突出问题整改。沾益区人大始终树立“扶贫先扶志、造血发展是关键”的思想,引导机关干部认真学习新时期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主动学习各项扶贫政策,动态掌握扶贫标准,每一次走访贫困户都要有新的收获。今年以来,区人大机关召开扶贫专项工作会议6次,安排集体走访4次,查找问题和下发整改清单4批次,开展帮扶“回头看”1次,进一步深入贫困户家里交心谈心,正视问题根源和共谋发展思路,真正做到了扶真贫、真扶贫。通过机关干部的宣传教育,贫困户逐步了解和把握了扶贫政策,产生了自我发展动力,形成了自主发展理念,改变了“输血式扶贫”思想,树立了“造血式扶贫”思路,找到了只有发展才会脱贫的出路,同时也拉近了干群关系,助推了社会经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