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李石丽——用心办学解决孩子入园难
发布日期:2018-09-28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人生教育的起步,不论从国家发展层面还是个人成长教育层面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以来,沾益区委、区政府提出实施“2+3+8”工程,全面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工程,乡镇学前教育快速发展,随着一批民办幼儿园的兴起,儿童学前教育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部分农村地区地处偏僻,条件艰苦,学前教育相对薄弱,依然还存在儿童入园困难甚至无园可入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水平。白水镇马场村在2017年以前没有一家幼儿园,适龄儿童入园难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2017年9月,一家民办幼儿园“金童幼儿园”的建成,彻底解决了这里群众的担忧,填补了这里幼儿教育的空白。这全都得益于一名女性——李石丽,一个时刻想着群众、为群众办实事的白水镇人大代表。说起办学历程,连李石丽自己都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之前一直在马场小学代课,工作固定,压根没想过办幼儿园。

李石丽2016年12月被选为白水镇第五届人大代表(连选连任三届),在2017年2月走访选民时,有很多群众(家长)反映马场三个村小组没有一个幼儿园,自家小孩进幼儿园要送到隔壁村,来回路程有10余公里,孩子上学极为不便,希望能向上级反映,在马场村建一个幼儿园,不用大老远的送孩子去其他村读书。村里的孩子大多都没有上过幼儿园,眼看着这么多家乡老百姓在教育上犯困,再看看这么多孩子不能像城市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从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李石丽内心总是无法平静、总感觉亏欠大家。

李石丽将选民意见建议一一记录下来后,第一时间向镇人大汇报了相关情况,镇人大按照程序,把代表意见转交给中心学校办理。中心学校答复,全镇目前只有一家在建的公办幼儿园,其余的都是民办幼儿园,甚至几年内都还无法满足每个行政村或村小组都建一所公立幼儿园的条件,但是上级单位鼓励多元化办学,支持社会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途径,采取公建民营、民建公租、民办公助、混合股份等形式办学,切实解决当地适龄儿童入园难问题。当这个结果反馈给李石丽时,她因为不能解决群众反映的诉求,起初有些失落,但后来转念一想,既然公立幼儿园目前不能实现全覆盖,现在的政策又支持和鼓励民办幼儿园,自己也有10年的代课经历,对学前教育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于是就在心中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创建一所幼儿园。
三、多方筹资建幼儿园,她竭尽全力
有了办幼儿园的想法后,李石丽主动向当地教育部门咨询了办园条件,然后就马不停蹄全身心投入到创园工作中。东拼西凑,向亲戚借了5万元,向银行贷款20万元,总共投入了40余万元,将自家的新建住房改造成了一所幼儿园,在完善相关手续后,2017年9月正式招生。幼儿园占地面积1735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教学楼设教室、图书室、收藏室、午睡室、活动室等,总体建筑设计符合幼儿园建筑特征。通过多方努力,目前共有教职工5人,1名幼儿园负责人,2名专任教师,1名管理人员,1名厨房工作人员,在园幼儿70名,学校发展走入正轨。

很多家长反映,“金童幼儿园”办得很好,收费低,一个月只收150元的生活费,里面的老师有耐心,孩子们都喜欢,赢得了广大家长的信任和好评。李石丽说“让每个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她办学的宗旨。从幼儿园开园的第一天就明确了“用爱养育,用心教育”的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加大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多到发达地区学习幼儿园管理的先进经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规范教育教学形式,不断更新观念,为创建文明校园、标准化幼儿园不懈努力,切实解决马场村及周边地区群众入园远、入园难的问题,为老百姓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