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红色历史、坚守奋斗初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正文

铭记红色历史、坚守奋斗初心

发布日期:2021-07-05    作者:花山街道松林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区人大代表 沈永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展地方红色文化学习教育,弘扬地方革命光荣传统,对于激发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履职担当更具有非凡的意义。

一、回眸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默默伫立在松林红军纪念碑前,那些鲜红党旗下的铮铮誓言、民族大义下的无畏奋争、敌强我弱间的生死搏杀、水乳交融时的鱼水之情瞬间映入眼帘,仿佛就在昨天那样清晰和难忘。这群人为共和国的诞生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一)红一军团、三军团和中央纵队施巧计过白水

 1935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对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后,指挥红军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重占遵义、强渡乌江、佯攻贵阳、南渡北盘江,调出滇军;4月23日,红军到达贵州兴义、盘县,以一军团为左翼、三军团为右翼、中央纵队居中、五军团殿后,急速进军云南宣威、富源;4月25日红一、三、五军团收到中央军委发出的《关于消灭沾益曲靖白水之敌的指示》和《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等决定。于次日清晨,红一、三军团先后运动到白水、沾益、曲靖一带待命,上午8点开始攻占白水。9点,敌机飞临白水上空,大肆轰炸,红三军团司令部及直属部队到达距白水城10公里的地区,因地势开阔部队损失惨重,军团政委杨尚昆脚部受伤。夜晚增援白水的国民党部队约两师的兵力到达距白水10公里的圩场宿营,27日凌晨6点,进攻白水,此时,红军主力已跳出白水,担负白水防御的红三军团的十一团,采取运动防御的战术与敌人3个团的兵力周旋,最终毫发未伤离开白水。于10月到达陕北,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    

(二)红二、六军团驻松林播火种不扰民 

红二、六军团按照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指示,于1936年3月20至21日,在贺龙的带领下,分两路从贵州的威宁先后进入云南宣威,28、29两日分兵转移盘县,后进入富源、沾益。先后经过播乐、遵化铺、十里铺、大树屯,于4月3日进驻松林,当天正值街天,群众看到部队进入,吓得回家躲避,红军立即组织墙体革命宣传:“乡亲们,不要害怕,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队伍,打富济贫的队伍,一切为人民谋利益。红军主张买卖公平,请大家照常赶街,安心买卖”等标语口号。据老人们回忆,红军衣服单薄,生活简单,主动帮助群众挑水、打扫卫生、收拾屋子,深入各家各户了解生产生活情况,灌输革命道理,动员年轻人参加红军闹革命。听了红军情真意切的肺腑之言,很快拉近了红军与老百姓的距离,晚上露宿街头,不打扰群众、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碗一盆。4月4日中午红军在口袋街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和蒋介石的罪行,表明红军是“打土豪、分田地,镇压贪官污吏”,领导穷人闹革命的队伍。4月6日上午离开松林,后经丽江石鼓渡口渡过金沙江。

(三)边纵六支队九龙山阻击战歼匪军赢民心

1949年深秋,国民党89军328师趁云南边纵六支队主力到外县开辟新区之机,纠集两个团三千余人,到沾益德泽乡、泽济乡等革命根据地烧毁民房、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迎接野战军入滇作战,10月中旬,边纵六支队返回沾益,依托松林重要的战略位置,在九龙山一线兵分三路对敌人实施围歼。一路围攻松林镇守敌,一路在九龙山一带据险设伏,阻击从沾益、曲靖、松韶关、宣威方向前来增援之敌,一路在沾益县城、沾益城郊的玉林山等地策应主力部队。10月30日夜,各部队集结后,在急行军途中由于遭逢大雨,不能按时进入战斗位置,战斗推迟到第二天拂晓。于11月1日凌晨经过六个小时的急行军,部队到达松林镇外围,一场壮烈的九龙山阻击战打响了,各路指战员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团长、政委和营、连干部身先士卒,积极投入战斗,战士子弹打光了用刺刀和敌人拼,战斗历时一整天,毙伤敌七百余人,牺牲十二人,伤三十一人。九龙山阻击战是六支队在滇东北地区与国民党中央军进行的一场较大规模的较量,战斗迟滞了敌人的行动,为二野五兵团在贵州普安围歼敌89军赢得时机。战斗的胜利大长了我军的威风,鼓舞了广大指战员的斗志,为后来的追歼残匪、清匪反霸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赢得了沿线老百姓的称赞和拥护,村村寨寨都来欢迎和慰问部队,宣威西泽祝捷大会上,演出了精彩的话报剧,军民同享胜利的欢乐,高呼:“国民党强盗快彻底完蛋了,云南全省解放的日子就要到了”。

二、学史明理,把握前行方向

红色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回忆,更是思考和总结。站在建党百年历史的新起点和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今天,我们应当立足工作实际,坚持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发展规律,将科学规律准确运用到实践活动中,避免走弯路和绕路。

(一)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才能化解危机。白水的战斗、松林的故事虽然只是中国革命斗争历史的一段缩影,但它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正确军事路线指引下拨乱反正,扭转战局的历史,见证了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遵义会议我们党挫败教条、僵化的政治、军事路线的伟大转折。纵观中国共产党28年风云激荡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指导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修正错误,才能挫败困难走出困境。正是这种坚持,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轨迹,铸就了革命先烈在极其艰苦条件下浴血奋战、无畏牺牲的价值取向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大地的实践依据。

(二)只有赢得人民群众支持拥护才能推动发展。开国元帅陈毅曾经讲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是的,从松林小镇的火种播撒到辗转南北的抗日宣传,从井冈山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到渡江战役上的千帆民船横渡长江,从脱贫攻坚的精准帮扶到全民防控的众志成城看中国百年历史,哪一次胜利都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实践证明:只有心系人民、依靠人民,坚持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战胜一切困难。新形势下,我们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可能实现。

(三)只有保持不惧困难,勇敢面对的精神才能笃定前行。白水的战斗、九龙山战斗留给我们的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牺牲精神”,正是这种明知不敌敢于亮剑的精神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百年来,我们党在经历各种困难挑战中,总结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等成功经验构筑了中华民族不畏困难、敢于拼搏、众志成城、勇往直前的实践之魂,使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当下乡镇基层工作多、困难多、问题多,我们就是要秉持不惧困难,敢于亮剑的精神,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从中发现和把握规律,不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驾驭复杂矛盾的能力、水平和勇气,才能做到谋划发展有思路、推动工作有道路、解决问题有套路。

三、学史力行,建设美丽家园

党的百年历史揭示一个真理“幸福是奋斗出来了的”,面对眼前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不进则退,我们只有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青天”的奋斗精神,实干担当,砥砺前行,才能将“乡愁”画成“美卷”。

(一)修炼履职内功,坚定政治站位。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汲取精神力量锤炼本领,切实解决知识储备不够、履职能力不强、政治定力不足、精神懈怠等问题,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由“常思执政之本,常修为政之德,常炼勤政之能,常怀为民之心”的优秀群体组成的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坚强战斗堡垒,成为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在变局中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红色阵地,成为知民困精准、解民忧彻底、化民怨及时的服务基地,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使命担当建设美丽家园。

(二)发挥区位优势,做优富民实事。发挥松林社区交通便利、企业密集的优势,紧紧抓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这个“牛鼻子”,做好土地这篇文章,以征地拆迁为抓手,加大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使松林变成“村在林中、人在景中、房在画中”的大美乡村;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做优一村一品产业,让优质蚕茧、优质蔬菜、优质水果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财源;整合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就近劳务输出力度,使之成为服务当地企业发展的有生力量;活跃松林集市,让富有“松林味道”的优质豆腐、私房菜、工艺品吸引当地企业务工人员的眼球,带动乡村贸易的发展。

(三)重树文明新风,抓实全民共治。松林是一个有厚重历史文化的古村落,多少文人墨客曾为它的淳朴民风题字牌匾。我们要以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重拾旧日荣光为己任,按照“村有故事、人有精神、户有温情、居有温度”的要求,认真抓实“五治融合”的基层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突出政治建设为引领,法治建设为保障,文化传承为依托,阵地建设为基础,创先争优为激励,积极构建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移交,服务不留空白”的全覆盖新农村治理格局,让松林乡村更优美、乡风更文明、人民更富足,社会更和谐。